年營收15億,開出3000+店!他如何憑借一碗小餛飩火了21年?
對于以產品力致勝的餐企來說,產品創新能力就是企業的生命力。
有一個餐飲品牌,它靠一碗小餛飩紅了22年,從20平小店到近3000店餐飲帝國,從過去單店日賣1000碗到年營收15億元!
它就是吉祥餛飩,22年它圍繞一碗餛飩不斷迭代升級,其強大的產品力讓很多連鎖餐企敬佩。
3月29日,吉祥餛飩副總裁劉開永分享了 《吉祥22年的產品力致勝法則》,希望能給各位餐飲人帶來一些思考。

▲吉祥餛飩副總裁劉開永
作為一個22年的老品牌,吉祥餛飩從1999年創立到現在,在整個的22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在產品研發、創新和改造上,主要堅持了“變”與“不變”核心原則:
一個是對品類和品類認知的堅守,堅持深耕同一品類,讓品牌和產品,深入人心;
另一個對新產品的探索,不斷感知顧客消費行為的變化,通過創新性的產品讓顧客保持新鮮感。
我們基本上堅持了這兩個原則做產品力的一些變化,好,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吉祥餛飩在整個的20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過的幾個產品比較關鍵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突圍
把餛飩變大,20平小店日賣1000碗,成初代網紅
第一個是在20年前,把餛飩做大,打造出“個大、湯濃、餡鮮”的明確產品標簽。
吉祥餛飩創立于1999年,第一家店開在了上海市人民路,大概只有20個平米的小店,當時吃餛飩很多人會在家里包,很小一只。
但是吉祥餛飩創造性地把餛飩的個兒變大、湯變濃,餡變鮮,引發很多顧客天天來排隊,20平米的小店創造了一天賣掉了1000碗的記錄。
用今天的話來講,可能在當時確實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網紅品牌。
可以說,吉祥餛飩的起步也是產品力創新所帶來的。

▲1999年,吉祥餛飩第一家店開業
第二個階段:加法
把餛飩做多,高峰期高達200種產品,提高復購率
第二個階段,我們做了加法。
1999年、2000年上海的餐飲競爭并不是非常激烈,如何吸引到更多的顧客持續來門店?
我們把餛飩的品種從家常的三四種,擴展到了最高的時候是200多種,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的產品庫,當時可以入餡的產品我們都做了。

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吉祥餛飩產品庫里最高達到過200多種。
在那個時候段有非常多的顧客,一個月每天都來吃餛飩,今天吃這個品種、明天吃那個品種、后天吃另外一個品種,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快餐店。顧客如果一個月來一次,這個消費頻率已經是非常高了,當時我們創造性地把餛飩發展到了200多個品種,吸引了到了很多顧客。
但基本上在正常門店銷售的過程中,會保留在60個品種。

第三個階段:減法
減少餛飩品種,提高供應鏈和門店操作效率
第三個階段,我們做了減法。
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中央廚房的產能的增加,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后端的供應鏈、門店的操作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
我們每天要生產60多個品種,門店每天還要銷售60個品種,包括從產品的儲存、保存一直到出品,整體變成了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
這個時候我們想到了做減法,做減法看著非常簡單,但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最大的挑戰來源于心智,做加法相對簡單,因為做加法,不會少掉客人。但做減法,很多門店會想,顧客特別喜歡你的某個品種,如果你取消了他就不來了。
然而,考慮到當時的競爭環境,抱著減少品種可以讓品質更高更好的原則出發,我們開始縮減品種,我們大概從60個逐漸縮減到40個,后來到20個,后來到十幾個。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是我們新版的菜單。

第四個階段:產品同心多元
堅守品類認知的基礎上,再走產品多元化道路
縮減完品種之后,如何滿足顧客想一餐吃更多口味的習慣,這個時候我們開始了產品多元化的階段。
其實大概在2004年左右,很多餛飩品牌都開始做多元化的產品,加了飯、面等很多新品類。
我們到底要不要改,要不要學?當時對吉祥餛飩也是一個挑戰,這個挑戰不是來源于市場層面,而是來源于心智層面,
后來我們內部開會討論,我們還是一家小店,小店做單一的產品努力做可能做到80分,但是同時做三、四類產品,可能最多能做到60分,抱著把品類做好的初衷,我們在當時放棄了多元化產品的擴張。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概是2010年左右,我們也開始嘗試推餛飩以外的產品。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之前不做?因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顧客心中吉祥餛飩品牌和品類的認知關聯度已經非常高了。
在堅守顧客認知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產品“同心多元”的過程,這個同心多元不是盲目的,我們基本上是按照給餛飩找一個非常棒的搭檔的原則來做,增加了一些飯類、面條類的產品,但比重都不會很高。

第五個階段:圍繞場景消費創新
餛飩再變小,推出女性蝦仁小餛飩
我們做了很多產品的創新,增加了很多品種,減了很多品種,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問題:不管產品怎么改變,我們都是賣餛飩,但是門店銷售額并不會因為你推出了一個什么墨魚餛飩、蝦滑餛飩而變增加,而門店最終的目的是要提升業績。
于是我們想到了如何在不同的場景下,滿足顧客的就餐。

在三四年前,我們推出了小餛飩。
推小餛飩本身是一個不是很難的事情,難在對整個體系的影響,對加盟門店的影響以及對成本的控制。
因為小餛飩售價低,那么我們要面臨著和加盟門店之間利益分配和成本控制的問題,很多加盟門店會說,你推的小餛飩不如賣大餛飩掙錢。
但我們發現隨著消費趨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的女性顧客喜歡吃小餛鈍,越來越喜歡吃口味相對清淡一些,品種稍微小一點的品類,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還是果斷推出了小餛飩。
后來為了優化產品結構,我們又推出了毛利相對比較高的蝦仁小餛飩;同時我們也從內部,從供應鏈端不斷優化成本,盡可能把利潤往門店端傾斜。
如今,小餛飩已經成為吉祥餛飩銷量最高的一個品類。
第六個階段:爆品打造
不簡單模仿復制,原創出蛋黃燒麥爆紅
關于爆品,吉祥在整個20年的產品力創造過程中,我們比較自豪的一款產品就是——蛋黃燒賣。
這個產品怎么來的呢?
吉祥一直在嘗試非常新的東西,來觸摸消費趨勢,我們一直在尋找和餛飩的最佳搭檔,后來在市場中我們發現,我們競爭對手推出了燒賣。
我們把人家的產品搬過來,結果把這個產品推向市場,卻賣得非常差。于是我們想如何做一款屬于我們自己的燒賣?
當時蛋黃月餅很流行,也有很多美食愛好者包蛋黃燒賣,我們就把他們的產品從網上買回來,請點心師對這個產品進行升級改造。
經過反復測試,我們摸索出一套獨特的蛋黃燒麥工藝,且每個燒麥包含二分之一個蛋黃,這個產品一推向市場就爆紅,很多的顧客專門沖著它來消費,甚至都打包帶回家加熱配小餛飩吃,它成為了我們的引流產品。

▲吉祥餛飩原創的蛋黃燒麥
整個過程中,大家看到其實吉祥餛飩在產品力的打造上,堅持對品類的堅守以及對新產品的探索,這一直是我們堅持的兩個基本原則。
結語
在這22年里,吉祥餛飩經歷了餛飩變大又變小、變多又變少的過程,表面上看只是一個簡單的產品迭代,而背后卻是一個餐企系統化升級的發展路徑。
而其產品力打造的“變”與“不變”核心法則的深層次里,則潛藏著它對市場變化、顧客需求的敏銳捕捉和把握,它堅守原則,又有敢于自我否定、自我顛覆的勇氣和魄力。
當各位餐飲人站在經營的十字路口迷茫時,不妨看看吉祥餛飩每個階段的決策邏輯,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