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代言人發展新趨勢:正在“二次元”IP化!
根據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二次元圈層人數逐年增加,其中,95后至05后用戶滲透率達64%.
為了更深入融進Z世代年輕圈層,不少品牌選擇虛擬人物代言,借助虛擬IP創造更多營銷的可能。
“花西子是換了代言人了嗎?也太好看了!”
熱愛美妝的小維打開花西子網店,發現了花西子有了虛擬形象。
獨具東方特色的清冷臉龐,眉間還有美人痣,朱唇微啟,這位手持并蒂蓮的虛擬少女,是花西子的視覺形象呈現,同樣也叫花西子。
除了花西子,眾多品牌都推出了屬于自己的虛擬偶像:屈臣氏推出了“屈晨曦”、華碩打造了“天選姬”、麥當勞推出了酷大叔,伊利優酸乳有“小優”。
隨著新生代人群的崛起、虛擬技術的成熟、直播電商等新渠道的出現,都讓不同領域不同品牌的公司,都在打造屬于自己的虛擬偶像。
虛擬偶像發展史
你可能不太清楚虛擬偶像的定義,但是一定聽過洛天依、李澤言的名字。
虛擬偶像是由電腦圖形化、AI、運動捕捉等技術制作,擁有完美形象、鮮明人設的數字化產品。
他們就像真人明星一樣,是一群俊男美女,同時技能滿滿,能唱歌跳舞為品牌代言。
“虛擬偶像”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
其中最著名的是全息流行歌手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
初音未來是由日本軟件公司CryptonFuture Media開發的名為Vocaloid的人聲合成器。她外形可愛,聲音甜美,除了代言各大品牌,她還開過演唱會,并在全球擁有6億粉絲和百億日元身價,一年能賺400萬元人民幣,這個收入已經超過了一部分的國內明星。
2017年,虛擬偶像開始在國內走紅,一款名為感情互動游戲“戀與制作人”的游戲,讓其中的虛擬主角李澤言一夜走紅。
這位迷人的帥哥還代言過德芙巧克力,這讓不少品牌看到了虛擬偶像的魅力。
2020年5月時尚博主虛擬偶像翎出道,并且登上Vogue雜志,接到特斯拉的廣告,并且參與綜藝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
她像真人博主一樣有著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喜歡逛街看展,打卡網紅店,她熱愛生活、熱愛社交還有古風文化。
虛擬偶像崛起的底層邏輯
目前,虛擬偶像的應用場景已經非常廣泛、涉及:廣告代言、音樂、綜藝、游戲、短視頻、直播帶貨、演唱會、動漫、影視劇等。
那么,虛擬偶像為什么能夠崛起?
1、新型人群的崛起
根據《微博動漫白皮書》顯示,95后、00后、90后依次是動漫用戶占比最高的三大群體。
從小看著動畫片長大的他們異常熱愛ACG文化(動畫、漫畫和游戲)。
動漫、二次元文化已經滲入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是他們用來排解孤獨、展現自我的一部分。
任何商業的成功的背后都離不開對新生代人群喜好的關注。
從B站的崛起到泡泡瑪特的火熱上市,都驗證了貼近Z世代的喜好,就可以快速成長的商業模式。
2、傳媒生態環境的變化
在過去,由于生產力的限制,商品較少,整個消費社會處在人找貨的階段,因此廣告營銷相對較少和單一。
傳統的重復式喊話廣告也難以俘獲消費者的心。
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和媒體渠道的變化,重復單一冰冷的廣告已經不再能打動用戶,在廣告的海洋中,他們期待一種有情感的鏈接,而虛擬偶像無疑是最好的陪伴。
3、互聯網和相關技術發展
虛擬偶像的發展也離不開AI算法、運動智能、語音合成等技術的支撐。
互聯網行業和游戲行業的發展加速了虛擬偶像誕生的進程。
經過多輪技術迭代,一個有人格魅力的品牌虛擬代言人就出現在了大眾面前。
虛擬偶像的優勢
虛擬偶像也可以給品牌代言。
傳統的明星代言是指利用名人、明星的平面肖像或錄像,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載體讓產品的終端受眾廣為知曉的一種營銷方式。
與傳統偶像相比,虛擬偶像的優勢是什么?
1:虛擬偶像更安全
明星翻車時間屢出不斷,而每次翻車背后,默默買單的還有明星為之代言的品牌方。
但是虛擬偶像不一樣,他不會犯錯,不會有緋聞和不良言行,不存在丑聞,不存在影響品牌代言效果的風險。
2:虛擬偶像更有成長性
真人偶像受到了時間地點的限制。
虛擬偶像可以隨時出現在任何地方任何場景,早上可以代表品牌在巴黎看秀,下午就出現在上海的直播間為品牌賣貨。
并且虛擬偶像表現更為穩定,人格更為完善,沒有品格敗壞,并且不會因為情緒崩潰而影響工作。
這種完美也讓粉絲更有安全感和依賴性。
在《大眾心理學》中提到:偶像永遠承擔著粉絲對理想自我的向往,偶像越完美越不可接近,粉絲就越為之瘋狂。
另一方面虛擬偶像不會變老,可以跟著品牌一起成長。
根據品牌不同的發展路線,可以做出形象甚至性格的調整,以符合品牌的調性,比起更換真人偶像,虛擬偶像的修改費低之又低。
3: 降低成本,便于傳播
比起明星的天價代言費,品牌自己設計的虛擬偶像價格非常低廉,且沒有代言時限設置。
品牌虛擬偶像的變現道路也在多元,除了代言外,品牌還可以通過延伸虛擬偶像的周邊產品來盈利。
品牌打造虛擬形象的三大益處
虛擬偶像的設計是品牌從人群的生活態度、消費方式、出行習慣、時尚偏好等多個角度考量,最終呈現出來的形象。
按照目標導向論,品牌打造虛擬形象有助于:
1:轉變品牌形象,實現年輕化
品牌年輕化是傳統老品牌必然要解決的問題。
肯德基的標準老爺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肯德基又推出了全新的潮爺形象。這位老爺爺不僅熱愛健身,滿身肌肉,還熱愛穿搭,十分有魅力。
肯德基想要通過塑造一個更年輕更有活力的虛擬偶像代言人來完成品牌年輕化,以此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
肯德基老爺爺的愛健身、愛穿搭、高顏值正是符合了當下年輕人注重健康生活方式、追逐顏值的趨勢。
4P理論創始人杰羅姆·麥卡錫認為:
品牌年輕化轉型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持續不斷更新的過程,品牌需要時時刻刻更新形象,才能夠和用戶保持在一個頻道上,不被時代拋棄。
永遠不會變老,但是時時可改變的虛擬偶像無一契合了這一理論。
2:更具親和力,拉進用戶距離
比起真人明星的可見不可及,虛擬偶像通過網絡世界和用戶進行個性化互動。
小米公司的小愛同學其實就是語音虛擬偶像。
通過這種獨特的互動,虛擬偶像拉近了品牌和用戶的關系,讓用戶感受到陪伴和關懷。
3:新型帶貨達人,賦能電商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當下不可忽視的銷售渠道。
2020年疫情期間,淘寶更是重點扶持了虛擬偶像直播帶貨。
在直播間里,虛擬偶像和真人主播并無差異,他們熟練的介紹商品,甚至向入場的用戶們打招呼,不時還進行抽獎。
并且可以24小時不間斷直播。這些虛擬偶像通過網絡賦能,成為圈粉 z世代的新晉KOL,不僅幫忙代言還幫忙帶貨。
品牌如何打造專屬虛擬偶像
目前不少品牌都在打造屬于自己的虛擬偶像,那么在虛擬偶像打造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
1:要符合品牌調性:
品牌方在選取明星時,會考慮到明星形象、性格、定位與品牌的契合度,品牌的目標人群。
同樣品牌虛擬形象的設計也需要符合品牌調性,如花西子清冷充滿東方特色長相的虛擬偶像契合了品牌以國風重的調性。
如麥當勞的虛擬偶像麥快樂妹妹是受小朋友們喜愛的親和姐姐形象。
2:性格差異化,形成記憶點
虛擬偶像也要做到差異化、個性化,千篇一律的性格不討喜。
為了增加真實性和標志性,虛擬偶像可以活潑、可以嚴肅甚至可以有點脾氣。
通過這種擬人化來強化符合品牌的虛擬偶像的形象,形成記憶點,占據消費者心智。
3:持續性內容創造延伸IP價值
虛擬偶像想要一直有生命力,品牌還需要通過內容創作來實現延伸價值。
歐萊雅的虛擬偶像歐爺也是要“打工”的,通過品牌開設的小故事劇場,歐爺有著自己的職業——新聞部長。
以專家的形象開設了不同節目與消費互動,如“歐爺說成分”“歐爺面對面”“歐爺做公益”。
在這些節目中,歐爺上分享化妝品專業知識,有時還帶粉絲們結實名流和參與公益。
品牌通過不斷豐富IP人形象來保持虛擬偶像的活力,才能形成超級符號認知,進而釋放IP影響力。
如今虛擬偶像不再只是簡單的人物形象,而是逐漸演變成一種潮流文化。
資本也在不斷加注探尋虛擬偶像新的商業模式。
今年4月,成立于2019年虛擬偶像服務商萬象文化獲得數百萬天使輪融資,該公司曾經打造過淘寶、天貓帶貨虛擬偶像Mika、新國風偶像蘇朵朵等。
投資了兩家虛擬偶像的峰瑞資本認為:“虛擬偶像的受眾整體更年輕,對新事物的興趣和熱情更高。所以我們相信,這個市場盤子足夠大。同時,相比于專業偶像,虛擬偶像在生命周期、管控能力、互動性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