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業如何打造線上學習場景,構造學員服務閉環
對于教育來說,線下的培訓模式,有著天然的優勢。學員在疫情結束后仍然會從線上回到線下。但是不可否認,在線學習的這段時間里,會讓學員的學習習慣有所改變。他們會發現,在學習的眾多環節中,有一些在線上完成更加便捷。
在2019年的下半年里,有贊教育團隊走訪了很多線下機構,在疫情期間,我們也電話拜訪了一些。不難發現,其實線下的機構早就有布局線上的打算了。但線上線下融合不是一句口號那么簡單,特別針對沒有線上運營經驗的機構來說,會遇到很多問題。
首先,由于老師和學生的連接方式發生了改變,從而對需要的授課方式、授課風格上,也會產生巨大影響,所以線上課絕不是線下課簡單的平移。我們需要結合自己機構的特點,站在供需兩端去思考我們能提供什么,學員需要什么。
其次我們要對整個教學過程做簡單的拆分,主要拆解成教-練-評三個環節,從不同的環節去找突破點。
第一個環節:教

線上教學通常是錄播、圖文語音直播、視頻直播。
錄播課互動性低,因此更需要關注知識點的傳達效率。如果知識點過于松散,學員注意力容易分散。想要達到更出色的效果,可以配合視頻動畫對知識點及案例做演示。
圖文語音直播,有一定的互動性,老師不用面對鏡頭,容錯率比視頻直播高。缺點在于學員主要用聽覺來學習,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此類直播適合內容相對有趣輕松的課程。
視頻直播的互動性,是線上課程中最強的,但是相對線下課而言,依然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強烈的個人風格彌補缺陷。如果你擁有這樣的老師,可大膽嘗試直播中的大班課。如果沒有,可嘗試一些小班直播課,在學員數不多的情況下,服務好每個學員。
視頻直播方面,有贊教育已經和保利威云直播打通。目前包含兩種視頻模式:三分屏模式和普通模式。三分,指的是將觀看的界面分成視頻區、文檔區、和互動區三個部分。老師可以選擇把人像視頻關掉,讓學生專注于課件。
另一種模式是普通模式,只有視頻區和互動區,適合一些活動直播。支持推流直播,適合在直播上比較專業的老師們使用。
除了直播模式的選擇,另一方面我們需要了解老師有哪些方式可以直播。保利威支持三種方式。
第一,網頁模式,操作簡單;
第二,客戶端模式,電腦端下載保利威的客戶端,體驗感覺更好;
第三,App模式,方便老師們在手機上進行直播。

第二個環節:練
在這個環節里,推薦打卡活動。特別對于素質教育機構而言,課程起到的作用有限,需要學員課后堅持練習。督促練習,盡可能的保持學員的學習興趣,增加后續復購的可能性。一個好的打卡環境養成后,需要機構好好珍惜維護。
其次是家校圈。玩法有足夠大的自由度,去滿足機構對于練這件事的想象力和需求。更重要的是,里面產生的優質素材,都是機構寶貴的宣傳材料。
比如已經有機構在玩的以下五種:
玩法一:將學員的表現通過視頻、圖片和文字發布到家校圈中,讓家長隨時隨地了解孩子的學習動態;
玩法二:機構也能將課后任務或者需要課后協助的事情通過家校圈的方式通知學員,并且能夠讓學員回復課后的完成情況, 形成一個交流學習圈;
玩法三:有些教育機構會在課后發布教案,讓購課學員和未付費學員了解課程結構以及每堂課的知識點,便于前者鞏固記憶,后者轉化購課;
玩法四:也會有重視互動的教育機構,在家校圈中沉淀上課期間師生互動的畫面,便于后續翻閱,讓家長針對性的溝通課后情況。
玩法五:還能作為對外輸出學員風采的空間,篩選課程中的學 員精彩表現,推廣到家校圈,提升品牌曝光度。
第三個環節:評
評,不僅僅是檢驗學習效果,更是對學員的反饋。使用家校圈給一個學員或是一群學員發送點評消息,通過公眾號消息觸達到用戶。請充分利用家校圈制造出儀式感。如果有一些固定的評價模板,可采用簡單的海報制作工具,讓點評更加美觀。
比如蜂窩兒童大學,就是通過家校圈加強孩子對學習的使命感,為他們創造一個獨特的作戰環境。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通過對后臺數據分析發現,家校圈發送的學員點評的打開率非常高,并且有40%的訪問量來自于分享。原因就在于,家長收到一條關于自己孩子的信息,必定會打開查看。即使他沒有去互動,也會將此服務記在心里。
最后,用以下三點作為總結。
第一,結合機構自身的特點,拆分業務模塊,選擇適合線上化的部分,逐步轉移;
第二,靈活的組合使用工具。無論是有贊提供的工具,還是其他第三方工具;
第三,大膽嘗試,小心求證。在保證最終內容質量的前提下,勇敢邁出步子。
【產品預告】教育店鋪將全面支持完整的分銷市場能力。

在此之前,我們只針對微商城商家,以及有贊教育中購買了微商城擴展包的商家提供了完整的分銷能力。預計在二月底,我們會把在線課程的分銷,免費開放給大家。
目的是給予暫時無法研發出在線課程以及想要豐富課程類目的機構去分銷市場選擇適合自身調性的課程進行分銷。我們也希望有能力輸出優質在線課程的機構,可以成為供貨商,把這些課程推廣給更多的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