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模式是“原罪”?有贊專家帶你重塑對品牌私域增長的關鍵認知
2021年10月15日,私域經濟進化營第二期第二階段正式開課,有贊學堂邀請到了眾多行業頭部品牌的私域操盤手、有贊新零售專家為學員分享一線實戰案例和最新運營經驗。
本文內容節選自有贊高級運營專家教頭的專場講座,根據他對行業的深度觀察,以及社群運營的豐富經驗,由淺入深,重新塑造對私域分銷模式的認知。
▎品牌微商化的趨勢下,必須顛覆對微商的傳統認知。
——教頭
▌ 內容索引
品牌私域增長的關鍵
◢01品牌私域增長的現狀
◢02品牌私域增長可借鑒的落地路徑
◢03品牌私域增長的首重原則
全文約320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微商這個詞,在這些年的野蠻發展里受到了不少非議,但實際上,微商本身只是社交電商的一種業務形式。今天,希望大家能一起拋去對微商的成見,一起看看在品牌微商化成為行業一個大的變革趨勢的情況下,曾經的微商模式能夠為品牌的私域運營帶來哪些成功、可借鑒的方法論。
接下來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為大家重塑認知:第一部分,如今行業里頭部品牌的動作,以及背后邏輯;第二部分,目前可以看到的一些可落地的方法論;第三部分,品牌私域增長的首重原則。

品牌私域增長的現狀
首先,我們回溯一下品牌近年為什么都專注發展私域?有一個核心目標是共通的,也就是互聯網紅利逐漸消失,品牌獲客成本大幅提高的情況下,通過發展私域,獲取讓品牌實現以較低成本達成轉化、裂變的能力。把一百個貨賣給一個人,再讓這一個人分享給一百個人,實現單客LTV價值的最大化。
能夠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觸點,就是實現這一核心價值的最重要因素。
現在品牌大多數把公眾號、電商平臺、直播平臺作為最主要觸點,而在這每個觸點上的動作都需要營銷的經費,也就是流量的成本。私域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以人(粉絲、會員)作為觸點,去觸達更多且更精準的消費者。
我們自己做了一些調研,得出的數據是,如果消費者看到同一條信息六次以上,即使他對這個活動或者這個產品本身不感興趣,他也會產生點擊了解一下的想法,這實際上就是私域想要打造的觸點。
理解了這一點,為什么現在許多大品牌開始重新啟用微商模式的背后邏輯就很清楚了,社交電商最核心、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就是分享經濟,微商模式能夠零成本的幫助品牌創造出更多的觸點,由品牌帶著自己的代理端、小B端一起共建一個私域觸點生態,除了品牌自身持續吸引私域流量,每一個代理端、小B端的私域也被融入其中。
換句話說,私域的分銷打法,能夠通過用戶不斷裂變,讓每個用戶的用戶價值更高,運營的成本更低。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看,現在大部分品牌對私域用戶的運營遠遠沒有達到這個階段。用目前最常見的社群來說,實際上大部分的社群現在就好比是一個“社區”,品牌只是在里面“發公告”,起到的作用只是通知,很難讓用戶參與、互動、形成高認可度。
那么什么是社群?社群里的人與人之間是有鏈接的,比如家庭群、校友群,大家有情感的鏈接,微商群,大家有利益的鏈接,社群的個體之間有鏈接,那么他們就會自發的去產出內容,并維護這個交流的場域,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社群。
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行業頭部企業已經重拾微商模式中分銷的形式,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根據我們的觀察,目前行業里的頭部企業主要以三種方式搭建私域的銷售渠道:
第一種是純外包型,由外包公司操盤,利用整個代理系統,把分銷模式和傳統的批發手段結合在一起,用專業團隊把一群有市場資源的人調動起來,在朋友圈進行快速裂變,配合一些營銷手段迅速做到非常可觀的營業額。這種模式對品牌本身來說是無風險的,但是能否成功完全依靠外包公司。
第二種是外包+自營,先通過外包操盤,先把裂變式的生態做起來,打造現成的團隊建立分銷社群,路徑走通之后,再通過全盤接收的方式,用同樣的路徑通過自營的方式做更多項目。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風險相對可控,而且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三種是純自營的,自己搭建專業的客銷團隊,一步步發展有著高利益粘度的分銷員,由自營團隊去做整個分銷生態的激活。這種模式前期投入大,品牌自身的風險較大,但是如果一旦走通,是發展韌性最強的。

品牌私域增長可借鑒的落地路徑
現在我們再來總結的話,這三種方式的落地,實際上就是兩種方法論的組合——引入成熟團隊和從消費者開始培養。對想要試水品牌微商化這條路的品牌,我們的建議是同時使用兩種方法,雙管齊下,也就是使用外包+自營的私域銷售渠道。
按照這個邏輯,第一步就是要引入成熟的銷售團隊。但是問題又出現了,既然是成熟的銷售團隊,賣誰家的貨都是賣,為什么要選擇你的品牌?這就要求品牌自身具備筑巢引鳳、吸引并賦能團隊的能力。
有些品牌通過簡單的利益獎勵來吸引銷售團隊,但是這樣很容易產生的一個問題是,他們為了利益而來,當你不能為他提供更多價值的時候,他們自然也會因為追求更大利益而走。因此,品牌需要打造一整套自有體系,去吸引適合項目的成熟團隊,讓這個團隊能夠持續簡單的復用體系內的資源和系統,不斷創造價值。
這就回到品牌自身對人、貨、場三大生態的運營能力上了,關于這一塊能力的具體打造方法,其他老師已經說了很多了,這里就不贅述了。(閱讀更多進化營課程筆記,歡迎關注有贊學堂內參)
簡單來說,通過品牌的賦能,讓團隊能夠做可復制的事,做可以簡單復制的事,做可以持續復制的事,這就是筑巢引鳳的核心。
接下來再說從消費者開始培養,也就是讓C端變成B端。很多分銷員剛從C端轉向B端的時候很困難,一方面是心理上落不下面子,因為分銷這件事本身是要消耗社交貨幣的,另一方面沒有經驗,也沒有賺到過錢,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去調動粉絲,也沒有積極性。
這時候品牌就要在整體運營系統上為消費者轉變為分銷員做好鋪墊,宣傳圖片、文案、資源、話術,把一整套體系直接搬給他用,在每個節點他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剩下的流程就會自動鏈接。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去看流量的生命周期,實際上就是一個C端到B端的完整轉換鏈路,從流量到小C,到大C,再到小B,最后到大B,五個角色之間,存在四個轉換的間隙,通過體系化的引導,用四個星期時間完成四個間隙中鏈條的打造,就完成了從流量到忠實分銷商的轉化。
對完成過一次轉化的分銷商,我們還要能提供一整套的進階培訓方案,讓他可以簡單、持續復制成功經驗,讓他能夠不斷成長,忠誠度逐步提升。
用培訓的方式提高能力閾值和忠誠度,這同樣適用于我們引進的成熟團隊,當我們的體系持續迭代,幫助他們不斷輕松成長、賺錢的時候,團隊就能一直保持積極性,并不斷的吸納新血液。

品牌私域增長的首重原則
品牌微商化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幾個點,避免踩雷。
一是正確認知合法合規方面的一些誤區,比如省代、市代、區代這樣的多層級批發系統風險,對外營銷的廣告法風險,團隊計酬、業績分紅的財務風險等等,其實都是可以通過系統設計完全規避的,也就是對全盤合規的考慮。
二是主體模塊化設置,也就是將業務鏈條上的主要板塊做獨立的分割,例如供應鏈獨立一個公司,營銷團隊做一個獨立公司,市場團隊、獎勵團隊、系統團隊等都做獨立的公司,分割開來之后各自做自己的策略,這是最安全的方式。
講了原則問題,接下來是組織的問題,分銷模式的裂變速度很快,組織上我們應該遵循小步快走的模式——執行起來精準快速,且持續優化迭代。
下面是客銷團隊搭建的一整套框架。
我們今天探討的根本,就是提升流量自身的價值,提升每個私域用戶的長期價值,這個鏈路上的每個細節如何打磨,我們都有一整套的方法論,可以持續關注。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