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川菜館靠「分銷」臘腸賣出天價,竟然打造了個增量市場,為何如此





小編樓下有一家「奇葩」餐廳,是地道的川菜館,但是餐廳的門口擺了很多臘腸、應季水果。
餐廳的服務員小王呢,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靠外快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他的本職工作的工資。
而他的外快,是分銷餐廳的臘腸、應季水果等特產。
這是什么迷之操作?
#一家賣特產的餐飲店
其實,這家川菜館在小編家樓下開了已經有 6 年,憑借良好的口碑,積累了不少回頭客。
餐廳老板除了做餐飲生意外,還會順帶兜售來自四川的特產,如眉山臍橙、四川風味臘腸等。
原本賣特產只是「副業」,誰曾想老顧客對特產的品質總是贊不絕口,于是餐廳老板再三考慮下,決定有贊合作,專門通過小程序商城搭建一個特產店。
而像小王這樣的服務員,則順理成章成為了分銷員,專門分銷特產。
這不分銷還好,一分銷就「剎不住車」了。
僅過去兩個月,共有將近 10 名像小王這樣的店員參與分銷,它成為餐廳的新增量市場。
而店員也因分銷帶來的分紅,不僅對顧客服務更賣力,還通過分享裂變工具,帶來了不少新客前來餐廳「打卡」。
據餐廳透露,目前分銷特產帶來的收入,占比當月總收入的 30%,不僅如此,門店客流也同比上月提升了 50% 左右。
#「收買人心」的小心思
首先,來餐廳消費的,大多對川菜有一定的喜愛。另外據餐廳老板透露,顧客對價格不敏感,他們更注重口感與品質。這是因為餐廳的客單價不低,所以消費者大多為中高收入群體。
你可以理解為,這是被餐廳篩選出的用戶畫像。
也因此,餐廳售賣的特產對比同類產品價格相對較高,比如餐廳的川味臘腸,一串的價格是 200 元,比市面上賣的高出 2~3 倍。
價格雖然高了點,但是耐不住用戶喜歡,而正如老板所說,「用戶真的不在意多少錢」,他們更在意的是「好不好吃,我什么時候能吃到。」
所以,配送成了一個不小的痛點,而餐廳老板對送貨唯一要求,就是在杭州全城實現半日達,即便面對較為偏遠的地區配送成本達到70元,也是如此。
但這樣一算就會發現,即便一串 200 元的臘腸,單配送成本就占到了 30% 左右,在扣除給員工的分紅,留給餐廳的利潤微乎其微。
這樣做值得嗎?
餐廳老板認為非常值得。
「用電商的話來說,你可以把餐廳的特產當作形象款,它價格高、品質好,用戶喜歡,而用戶一喜歡就會提升對餐廳的好感度,分享賣特產的員工,因為有分紅,又會竭力地為客戶服務,一舉三得。」
所以一定程度上,這些特產就成了名片,將餐廳推廣出去的名片,而服務員則是「廣告牌」,他們主動加顧客微信,平時對顧客噓寒問暖賣特產,到店也給顧客滿分服務。
如果你也想嘗試這家餐廳同款「分銷員」系統,可掃碼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此處進行學習:
#私域的價值——快速響應
如果你認為這個餐廳只是通過私域渠道賣特產,那你太小看私域了,它還改變了餐廳的經營策略。
比如前不久發生的一個小危機:
盡管餐廳已經非常嚴苛地選擇供應商了,畢竟價格在那品質不能差。但是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就在上個月,餐廳在售賣一款新供貨商的眉山臍橙時,有不少購買的用戶向「分銷員」表示,這個臍橙沒有之前的好吃。
但這個反饋得益于私域渠道(分銷員社群),收到反饋一個小時后就下架了產品,并一一補償用戶,將「因為產品不滿意」而可能導致的負面迅速解決在萌芽狀態。
這款臍橙盡管吃的口感略微不足,但是餐廳發現將其榨汁后,口感遠超同類產品。
所以在產品被退回和如何消耗庫存的糾結下,餐廳果斷開了個「水果吧」,專門售賣果汁,收到堂食顧客的連連好評。
由此,原本可能成為「口碑危機」的事件,被快速轉化為商機,這就是得益于私域帶來的優勢。
正如先前有贊說一直闡述的,在私域,商家可以及時地為用戶提供服務,而這樣的及時性,可以為商家在和同行競爭中,占據極大的優勢。
如果能夠及時洞察客戶的變化,并加以調整產品策略,可以讓商家避免因產品過時或「不再受歡迎」的風險。
注:因餐廳老板要求,餐廳已匿名處理,如想了解「分銷員」功能,可點擊下方小卡片的「全域分銷」,即可獲取解決方案!
作者:清賞 編輯:清賞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