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時代的教培機構轉型怎么做?

4月23日,引領者說「復工增長課」系列第一期課程正式開啟,活動邀請到了睿藝學院院長李蕊、菲動武道體能聯合創始人兼CEO王蒙、北塔資本合伙人王凱峰。三位教育行業專家將針對后疫情時代素質教育行業新常態、OMO模式在體育教育領域的探索和思考、教育短視頻直播紅利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教培行業的“后疫情時代”,除了對OMO探索,還可以關注的是通過短視頻+直播改變機構+老師的機構模式。
后疫情時代,每一個老師都有機會成立一所學校
北塔資本合伙人王凱峰表示,短視頻+直播的流量,已經成為了移動互聯網增長的引擎。去年已經有1500多家在線教育企業入場短視頻,今年快手更是拿出了66.6億流量扶持教育賬號冷啟動。

此外,一二線市場占據了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但在線教育的下沉市場滲透才剛剛開始,還處藍海狀態,短視頻+直播讓每一個老師都有機會成立一所學校,因為每一個老師可以覆蓋的用戶的規模、實現的營收規模都是一個線下的機構才可以達到的規模。
以快手教育類kol為例,阿柴哥100多萬的粉絲,一年的收入在快手上是小幾百萬,團隊只有他自己一個人;SAM帶你學英語,一個以10歲小孩為IP的內容,一年的營收也在百萬級。

在王凱峰看來,在短視頻+直播的領域,機構+老師的模式已經不適用新的玩法了,教育行業會產生一大批新的MCN,和老師進行經紀人簽約。
在短視頻+教育這個模塊雖然已經有8億的使用用戶,但是還是缺少優質的教育資源。除了K12大品類的,還有成人興趣、成人職業、基于此還會產生營銷服務和新的CRM服務等機會。

OMO在體育教育領域的探索與思考
當下,諸如K12、英語教育的OMO模式已涌現較多嘗試者,那更偏重線下的體育教育又該如何規劃其OMO路線?對此,菲動武道體能聯合創始人兼CEO 王蒙分享了菲動武道在OMO領域的探索。
作為一家在全國擁有100多家門店的兒童體能教育機構,其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就在體感測評的硬件、動漫課件的研發、錄播課上逐步做嘗試,期望降低體育教學對老師的重度依賴,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在疫情期間,菲動主要做了兩塊內容,一個是錄播內容,一個是直播內容:
錄播課:
①通過合作騰訊等公益平臺輸出錄播課程,保證品牌的曝光;
②通過有贊教育工具推廣小課包。據悉,菲動利用有贊教育的權益卡功能,打包價值999元的在線課程。一方面通過將權益卡發放給老學員,促進活躍;另一方面,在權益卡中設置了3張7天看課體驗卡,通過好友分享裂變,免費領取體驗卡來收集潛在用戶信息,最終領卡用戶數超過3000,成功達到線上獲客目標。另外,菲動還把錄播課程和打卡互動結合起來,攻克線上互動性難題。

直播課:菲動為直播課制定了專門的產品方案,包括15分鐘的準備和30分鐘的課程以及15分鐘的課后。
而在疫情之后,菲動武道會持續在以下幾個方面探索:
1、教學模式“在線化”:打造預習(錄播)+學習(線下)+練(直播練習) +評(線上和線下)+測(線下和硬件)5個環節;
2、教學工具和場景“智能化”:持續關注并投入動漫課件/ 全息體感教室/隨身體感硬件(手環);
3、辦公數據化,智能化:培訓/會議/運營/服務等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4、在線體育的嘗試:通過戶外體育課平臺,降低房租成本。
應對疫情,教育機構需構建的4種能力
睿藝學院院長李蕊指出,對產業進程來說,整個教育行業正在進入洗牌階段,疫情僅僅是催化了“淘汰賽”的進程。但對產業格局來說,過去,整個素質教育產業仍是以線下為主,95%以上的企業都是3—5公里經濟,而疫情打破了區域限制,讓線下機構都往線上走。在其看來,未來,活下來的企業會全面擁抱OMO, 不進則退的企業會逐步消亡。

而在OMO過程中,教育機構線上構建應到有合理的構建順序:
首先,要構建的是線上教輔能力,把家長的關注從線下拉到線上;其次要構建的是線上管理能力,確保疫情期間員工的工作運作;第三,是線上獲客能力,先讓用戶進來,但不一定購買產品;最后,如果產品適合把大客放在線上,再修煉產品設計能力。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