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哪些地方又悄悄跨入“智慧”城市之列

點擊「關注」,掌握最新鮮互聯網動向

8月8日,微信支付發布的《2019“智慧36行”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微信支付的智慧零售已然從方方面面由一線城市開始向外延伸,以成都、重慶、東莞等新一線城市憑“智慧”一躍進入全國時尚品牌活躍城市前十。
報告通過聚焦零售、交通、餐飲、醫療、教育、政務民生、旅游、共享生活、線上生活九大行業,首次全局展示了微信支付“智慧36行”的最新成果及2019年行業最新發展趨勢。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無論餐飲、零售還是交通,均走在“智慧”前列。
其中“智慧”增速最快的當屬交通行業,數據顯示,微信支付深入431個城市,覆蓋公交、地鐵、高速等八大場景,其中廣州、北京、深圳位居全國前三,成都、上海等城市也迎頭趕上。在高速出行方面,智慧出行能力沿“北廣深”往周邊快速蔓延;今年五一節期間,微信支付智慧出行同比增長215.8%。

以智慧餐飲行業為例,成渝美食之都雙雙進入全國前十,其中成都位居深圳之后,列全國第五,無論是圍餐、快餐、烘焙還是飲品,微信支付為成渝“老饕”們帶來更智慧的用餐體驗。微信支付還成為年輕用戶的省時“利器”,90后用戶在使用掃碼點的用戶中占比高達41.6%。
而在教育領域,2019年,移動化已成為教育行業的趨勢,微信支付智慧校園隊列中,K12學校超過5萬所,高校有上千所,而培訓機構則有近十萬所,其中除教培機構外的學校,微信支付繳費充值日均交易頻次達到上百萬。
在校園內,微信支付可以運用的場景包括食堂超市、水電繳費、交通、充值校卡、打水洗澡等。而在教培機構,微信支付能夠進行學情診斷、智能選課、快速報名、信息收集平臺,極大縮減老師批改作業的時間, 1秒鐘就能生成個性化錯題本和診斷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務民生領域,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范圍內已有23個省級區域的人社單位、27個省619個公安單位接入微信支付。15個省級區域支持通過微信支付繳納城鄉居民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醫保和養老保險。通過微信即可線上預約,線下就能進行“智慧”繳費。
此外,《報告》創新介紹了微信支付在細分場景的應用成果:全國共389家殯儀館、墓園、陵園支持微信支付繳納費用;約794個法院支持訴訟費、法律援助等服務便捷繳費;全國20個省合計76所監所開通微信支付,對接監獄內的購物電商、醫療等系統。微信支付伴隨不同場景、人群的需求不斷地提供創新能力。

數據顯示,目前微信支付的日均總交易量超過10億次,還連接了5000萬個體商戶與商家,而其中電商小程序交易量是去年同期的27倍,已然成為商家“標配”。
特別申明:本文為平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頭條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