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中的爆款!5毛小零食,竟做成600億驚天大生意!
辣條,想必每個人都吃過。就是這樣一個5毛錢的零食,居然做成了一樁價值600億的大生意。
5毛成就600億,
小小的辣條竟然這么賺錢?
大家對童年時吃過的辣條有多少印象?衛龍,可能是一個為人熟知的辣條牌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辣條便宜好吃,非常低端。但是,越下沉、越廉價的東西有可能越賺錢,衛龍就是這樣。曾經在各大小賣部賣五毛錢一包的辣條,現在快要上市了。
5月13日,被業內稱為“辣條一哥”的衛龍正式在香港啟動了IPO,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和瑞銀擔任共同保薦人。
在兒時的記憶中,衛龍只是印在辣條透明包裝上的一個名字;而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我國最大的辣味休閑食品企業,并在2020年創下了超40億元的營收。
更令人驚訝的還不止于此。
招股書顯示,衛龍已經得到了騰訊、高瓴、CPE源峰等機構的投資,支付對價總額為5.49億美元,折合為每股4.48美元,按照這個價格和公司融資前的總股本計算,這次衛龍的投資后估值為93.8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606億元。
從五毛錢一包的辣條到估值606億元的大公司,衛龍在大眾心目中的印象突然變得高大了起來。
不過,也有人問,衛龍就是一賣辣條的,上市已經很離譜,600億的估值,是不是太高了?
其實這不難理解,畢竟衛龍已經是這行業中的龍頭老大,品牌知名度高,產品也深受年輕人群的歡迎,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衛龍受到了騰訊、高瓴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這多少讓其他投資者對它有了更高的期待。
還有一點就是,在辣條這個行業,因為關系到食品安全健康,風險比較大,所以大多數辣條企業的估值都不高,但衛龍卻被市場寄予厚望,作為“全村唯一的希望”,凝聚的期待值自然會更高。
衛龍面對的主要是年輕人市場,這部分群體的消費能力是很強的。而且由于單價不高,很多中小學生也能夠帶來很大一部分銷售額。總的來看,在辣條這一賽道,潛力還很大。
從低端到網紅,
衛龍經歷了什么?
辣條雖然好吃,但是高鹽、高糖、高熱量的特點,讓它難以甩開“垃圾食品”的標簽。而在早年,生產辣條的企業多為小作坊,衛生安全問題令人堪憂,這也是辣條被老一輩人詬病的一大緣由。
不健康、不衛生、low,為了扭轉大眾對辣條的印象,衛龍也做了不少努力,所幸這些努力都是有用的。
衛龍能過成功進階為網紅,主要還是在品牌形象上下了功夫。
在2005年,辣條行業因為添加劑問題一度被妖魔化,此時的衛龍并不出名,但它卻站了出來。
因為在2004年衛龍就使用了專業化的生產設備,才得以在添加劑事件中全身而退,加上自動化的生產線,避免了人為接觸帶來的衛生問題。
為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衛龍對車間生產辣條的過程進行了公開拍攝,向公眾展示了干凈衛生的形象,從而一舉贏得了行業洗牌后的廣大市場。
之后,衛龍繼續在“形象”上做文章,誓要要將大眾心中辣條廉價、低端、low的固有印象打破。
2016年,衛龍借鑒了代表高端的蘋果,在產品包裝、官網設計、線下門店風格上煥然一新。
摒棄了塑料質感的透明包裝,簡約潔白的新包裝配上流行語,看起來干凈、有個性,而官網和線下門店的設計,看起來像是賣高端數碼產品的。這些改變,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和討論,也成功帶來了一波消費熱潮。
借助蘋果的高端形象,衛龍抬高了自身的品牌調性,通過這一場營銷事件,大眾也形成了“衛龍是辣條中的高端品牌”這一認知。在這之后,年輕人對衛龍又高看了一眼。
“辣條中的蘋果”“網紅辣條”“辣條一哥”,能夠獲得這些“榮譽稱號”,除了產品受到喜愛外,衛龍的營銷也總是十分“對味”。
一直以來,衛龍都十分清楚自身的市場定位,那就是年輕人。所以,它的營銷都緊緊圍繞著年輕元素。
比如2017年,衛龍推出了一款名叫《衛龍霸業》的H5游戲,吸引了很多人去玩,但玩到最后結局,居然是提醒用戶食用衛龍辣條,非常幽默;2018年端午節,衛龍推出辣條粽子,首批產品當日就被搶購一空。
此外,在和其他品牌進行聯合營銷時,衛龍也總是選擇年輕人喜歡的,比如,和近幾年流行的國潮品牌李寧安踏等品牌聯名,與知名自媒體暴走漫畫合作推出表情包與包裝。
毋庸置疑,衛龍在品牌形象的改變和重塑是非常成功的,借助精確的市場定位,新穎有效的營銷手段,成為了辣條賽道上的“獨一份”和“弄潮兒”。
即將上市的“辣條一哥”也有隱憂
雖然即將上市,估值也很可喜,但“辣條一哥”存在的一些挑戰也不得不引起重視。
衛龍2020年的財報顯示,衛龍主要的營收來自于三大部分: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以及其他制品。這里的調味面制品指的就是辣條。
然而,在全年41億的營收當中,辣條就占了27億,這不僅說明辣條是衛龍營收的主要來源,更反映出了一個問題:衛龍當前的營收結構不夠多元。
其實,消費者也能察覺到,衛龍最負盛名的就只有辣條。雖然衛龍也有魔芋爽、豆皮、風吃海帶等產品線,但這些產品的知名度并沒有完全打開。
所以,目前衛龍的一大隱憂就是產品線和營收結構需要進一步拓展。
在辣條這個賽道中,衛龍也面臨著很多競爭者,玉峰、花蝴蝶、源氏等傳統品牌都是不可小覷的對手;而在新零售領域,零食鋪子、三只松鼠等新晉網紅品牌,也同樣對它造成了強有力的威脅。
傳統品牌可以模仿衛龍將自身的調性拔高,而零售網紅零食品牌更不用多說,走高端零食路線也簡單得多。
如何應對競爭者的挑戰,這也是衛龍需要考慮和準備的,拓展產品線,做出更多差異化的優勢,是必要,也是當務之急。
再有就是行業天花板的問題。衛龍估值遭到質疑的原因,或許也因為做零食的上限并不高,這個領域的產品種類很多,但可替代性很強,消費者的對品牌的敏感度遠不如價格和優惠。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行業同質化太嚴重了,沒有真正的“獨一家”。
要如何打破這一限制,并不是衛龍一家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
特別申明:本文為服務號上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有贊學習中心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odas@foxmail.com。


推薦經營方案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


-
1000+最佳實踐
-
500+行業社群
-
50+行業專家問診
-
全國30+場增長大會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